中國醫(yī)藥網 醫(yī)療器械 保健品網 醫(yī)藥招商 醫(yī)藥資訊 產品大全 百姓OTC 醫(yī)藥搜索 醫(yī)藥展會 醫(yī)藥人才 醫(yī)藥論壇
中醫(yī)藥-中國醫(yī)藥網
中醫(y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yī)風采   中醫(y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y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guī)
中藥招商 中藥產品


中醫(yī)基礎
·基本特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蟲
鎮(zhèn)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藥材認識

川貝母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Chuān Bèi Mǔ

【別名】虻(《詩經》),黃虻(《管子》),苘(《爾稚》),貝母、空草(《本經》),貝父、藥實(《廣雅》),苦花、苦菜、勤母(《別錄》)。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卷葉貝母、烏花貝母或棱砂貝母等的鱗莖。

【原形態(tài)】
①卷葉貝母
多年生草本,高15~55厘米。鱗莖圓錐形或近球形,直徑5~12毫米。莖直立,綠色或微帶褐紫色,具細小灰色斑點。葉片著生在莖上部1/3或1/5的部分,通常下端對生,上端3葉輪生,少為互生;葉片線形,長5~12厘米,寬2~10毫米,先端卷曲呈卷須狀。花單生于莖頂,少有2朵,下垂,鐘狀;花被6片,菱狀橢圓形,長2.5~3厘米,外輪3片較挾,先端鈍圓或梢尖,黃綠色,具紫色方塊紋及脈紋:雄蕊6,長1~1.5厘米;子房3室,花柱較粗,柱頭3歧而外反。蒴果六角矩形,長7~20毫米,徑達12毫米。種子薄而扁平,半圓形,黃色。花期6月。果熟期8月。
生于高山草地或濕潤的灌木叢中。分布四川、西藏、云南、甘肅、青海等地。
形態(tài)與卷葉貝母相似,惟本種鱗莖圓錐形,直徑6~8毫米。葉下部的常對生,上部的互生或近對生,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6.5匣米,寬3~5毫米,先端不卷曲;ū黄L2~2.5厘米,外輪長橢圓形,內輪矩狀倒卵形,外面濃紫色,內面黃綠色并帶不規(guī)則的紫色斑點及脈紋;花絲密被短毛。
生高山陽光充足的草坡上。分布四川和青海交界處。
③棱砂貝母,又名:雪山貝。
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鱗莖圓錐形,徑1.5~2厘米,鱗葉6~10片。莖綠褐色.葉互生,少有對生,無柄,基部稍抱莖,綠褐色或紫褐色:葉片長卵圓形,長4厘米左右,寬5~20毫米,先端不卷曲,上方葉窄小,頂生葉披針形;▎紊谇o頂;花被長卵形,長3~4厘米,黃綠色,并有深色的平行脈紋及紫褐色的標點,基部中央具長6毫米,寬2毫米的腺穴;雄蕊6,花絲無毛。蒴果長16毫米。種子橢圓形,具翅,大小約2~3毫米;花期5月。果期7月。
生于高寒地帶。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狀】
川貝母的商品主要有松貝、青貝、爐貝3類。松貝、青貝的原植物為卷葉貝母、烏花貝母;爐貝的原植物為棱砂貝母。
①松貝
干燥鱗莖,全體呈圓錐形,頂端尖或微尖,直徑4~12毫米,顆粒最小者稱珍珠貝。表面白色誠淡黃色,外圍為2瓣鱗葉,1瓣大,略呈馬蹄形,1瓣小,略呈披針形,相對抱合,其內包有小鱗葉數(shù)枚。底部中央,有一細小而堅硬的鱗莖盤,其下殘留少數(shù)須根痕。不論顆粒大小,均能端正起立,頂端均不開裂。質硬而脆,富粉性,斷面白色,呈顆粒狀。氣微弱,味微苦。以質堅實,顆粒均勻整齊、頂端不開裂、色潔白、粉性足者為佳。
主產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為川貝中之最優(yōu)品。
②青貝
干燥鱗莖,呈扁球形或略呈圓錐形,顆粒多歪曲,高5~10毫米,直徑1~1.6厘米。外表色白微黃,頂端開裂,平或略尖,外層2鱗葉大小幾乎相等,墓部常殘留須根。斷面粉白色,顆粒性,富粉性而堅實。氣無,味淡。以粒小均勻、色潔白、粉性足者為佳。
主產青海、四川和云南交界處,品質亦優(yōu)。
③爐貝
干燥鱗莖,呈長圓錐形如馬齒,頂端尖,高1~2厘米,直徑約1~1.5厘米。外表白色或黃白色而有深黃色斑點,形成虎紋,習稱虎皮貝。外層2鱗葉大小相等,頂端開裂,基部較尖或圓。斷面均顯粉白色,粉質而較堅。氣微弱,味淡。以質堅實、色白者為佳。
主產四川(昌都)、云南(德欽、大理),品質次于松貝、青貝。

【炮制】
揀去雜質,用水稍泡,撈出,悶潤,剝去心,曬干。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貝母先于柳木灰中炮令黃,擘破,去內口鼻上有米許大者心一小顆后,拌糯米于磝上同炒,待米黃熟,然后去米取出。
②《本草述鉤元》:姜汁泡,去心。

【性味】
苦甘,涼。
①《本經》:味辛,平。
②《別錄》:苦,微寒,無毒。
⑧《唐本草》:味甘苦,不辛。

【歸經】
入肺經。
①王好古:肺經。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肺二經。
③《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

【功能主治】
潤肺散結,止嗽化痰。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結,肺痿,肺癰,癭瘤,廉疬,喉痹,乳癰。
①《本經》: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瘡風痙。
②《別錄》:療腹中結實,心下滿,洗洗惡風寒,目眩,項直,咳嗽上氣,止煩熱渴,出汗,安五臟,利骨髓。
③《藥性論》:治虛熱,主難產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點眼去膚翳;主胸脅逆氣,療時疾黃疸,與連翹同主項下瘤癭疾。
④《日華子本草》:消痰,潤心肺。末,和砂糖為丸含,止嗽;燒灰油敷人畜惡瘡。
⑤《本草別說》:能散心胸郁結之氣。
⑥《本草會纏):治虛勞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癰,婦人乳癰、癰疽及諸郁之證。
⑦《本草正》:降胸中因熱結腳及乳癰流痰結核。
⑧《本草述》:療腫瘤瘍,可以托里護心,收斂解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
脾胃虛寒及有濕痰者不宜。
①《本草經集莊》:厚樸、白薇為之使。惡槐花。畏秦艽、礬石、莽草。反烏頭。
②《本草經疏》:寒濕痰及食積痰火作嗽,濕痰在胃惡心欲吐,痰飲作寒熱,脾胃濕痰作眩暈及我厥頭痛中惡嘔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附方】
①治肺熱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見母(去心)一兩半,甘草(炙)三分,杏仁(湯浸去皮、尖、炒)一兩半。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含化咽津。(《圣濟總錄》貝母丸)
②治傷風暴得咳嗽: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黃(去根節(ji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各一兩,甘草(炙銼)三分。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圣濟總錄》貝母湯)
③治傷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勞嗽:貝母一兩半(煨令微黃)。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紫菀一兩(洗去苗土),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藥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如彈子大,綿襄一丸,含咽亦佳。(《圣惠力》貝母丸)
④治小兒咳嗽喘悶:貝母(去心,麩炒)半兩,甘草(炙)一分。上二味搗羅為散,如二、三歲兒,每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黃末少許,食后溫分二服,更量兒大小加減。(《圣濟總錄》貝母散)
⑤治百日咳:川貝母五錢,黃郁金、葶藶子、桑白皮、白前、馬兜鈴各五分。共軋為極細末,備用。1.5~3歲,每次二分;4~7歲,每次五分;8~10歲,每次七分,均一日三次,溫水調沖,小兒酌加白糖或蜜糖亦可。(《江蘇中醫(yī)》(2):36,1965)
⑥治久嗽咽嗌妨悶,咽痛咯血:貝母不以多少,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后含化,日可三服。(《雞峰普濟方》貝母丸)
⑦治肺癰肺萎:川貝一兩,天竺黃、硼砂各一錢,文蛤五分(醋炒)。為末,以枇杷葉刷凈蜜炙,熬膏作丸,芡實大,噙咽之。(《醫(yī)級》貝母括痰丸)
⑧治吐血衄血,或發(fā)或止,皆心藏積熱所致:貝母一兩(炮令黃)。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漿調下二錢。(《圣惠方》)
⑨治憂郁不伸,胸膈不寬:貝母去心,姜汁炒研,姜汁面糊丸,每次七十丸。(《集效方》)
⑩化痰降氣,止咳解郁,消食除脹:貝母(去心)一兩,姜制厚樸半兩。蜜丸梧子大,每白湯下五十丸。(《衛(wèi)生雜興》)
⑾下乳:牡蠣、知母、貝母,三物為細末,同豬蹄湯調下。(《湯液本草》三母散)
⑿治瘰疬便毒:皿母、皂角子各半斤。為細末,用皂角半斤銼碎,搓揉濃水,濾過作膏子,和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昔濟方》貝母丸)
⒀治喉痹腫脹:貝母、山豆根、桔梗、甘草、荊芥、薄荷,煎湯服。(《本草切要》)
⒁治乳癰初發(fā):貝母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即以兩手覆按于桌上,垂乳良久乃通。(《仁齋直指加)
⒂治冷淚目昏:貝母一枚,胡椒七粒,為末點之。(《儒門事親》)
⒃治小兒鵝口,滿口白爛:貝母去心為末,半錢,水五分,蜜少許,煎三沸,繳凈抹之,日四、五度。(《圣惠方》)

【備注】
此外,尚有下列幾種,亦作川貝母使用:
①岷貝,為植物甘肅貝母的干燥鱗莖。
鱗莖圓錐形。葉生于下部的對生,披針形至線形,長5~9厘米,寬5~10毫米,先端鈍;上部的葉互生,對生,或3葉輪生,多成線形,先端不彎曲;ㄧ娦,下垂,花被片長3~4.5厘米,黃色,有淡紫小斑點,花絲具乳頭狀突起。
主產甘肅。
藥材性狀似青貝,但色澤較白。
②平貝,為植物平貝母的干燥鱗莖。
鱗莖圓而扁平。下部葉輪生,上部葉對生或互生,線形,長9~12厘米,寬2~6毫米,先端漸尖,呈卷須狀;▎紊~腋,狹鐘形,下垂,花被片長2~3厘米,紫黃色,具多數(shù)黃色斑痕。
藥材圓而扁平,高5~8毫米,直徑1~2厘米。表面類白色或微棕黃色,外層2鱗片較厚,大小相似,互相合抱,頂端常開裂。斷面顆粒性,粉質,堅實。氣微酸,味苦。
主產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
③生貝,為植物伊貝母(又名:西貝母)的干燥鱗莖。
伊貝母鱗莖卵圓形。葉互生或對生,無柄,下部葉廣披針形至橢圓形,長4~11厘米,寬22~30毫米,頂葉輪生,線形至披針形,先端不呈卷須狀。花單生或2~6朵成束狀,頂生,鐘形,長3~4.5厘米,寬2~2.5厘米,花被片黃色或白綠色,內面有不明顯的暗色斑點。
藥材扁圓球形或類扁圓錐形,大小及形態(tài)極不整齊,高1~2厘米,直徑1.5~2.5厘米。表面黃白色,有深黃色斑點,頂端尖或平,開裂或不開裂,基部扁平而凹入,外層鱗片有的似浙貝母而較薄,內表面棕黃色。質輕而疏松,折斷面顆粒性,微帶灰質。氣微弱,味微苦或帶咸。以堅實而有粉性、不帶咸味者為佳。
主產新疆。
④北貝,為植物一輪貝母的干燥鱗莖。
一輪貝母鱗莖扁球形,直徑在1厘米以下。葉4~5片輪生于莖上部(僅1輪,偶有2輪),其余的葉對生或互生,葉片先端不卷曲;▎紊底仙,上有黃色斑點。產華北、東北。

【摘錄】《*辭典》
(醫(yī)藥網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于公司 | 網站簡介 | 服務項目 | 技術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經社 - 產業(yè)互聯(lián)網 - 企業(yè)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 - 紡織網
   檢測通 - 醫(yī)療器械網 - 企業(yè)官網服務 - 化工網商城
© 醫(yī)藥網版權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浙)-經營性-2020-0027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