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菜豆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廣西中草藥》
【拼音名】Cài Dòu Shù
【別名】豆角樹、白鶴參、牛尾樹(《廣西中草藥》),豆角木、接骨涼傘、大朗傘、大朝陽、森木朗傘(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紫葳科植物菜豆樹的根、葉或果實。根,全年可采;葉,夏、秋采;果實,冬季采。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5~12米。根直,根皮肥厚,色白。樹皮銹黑色,枝葉聚生于干頂。葉對生,2~3回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對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9厘米,寬1~3.5厘米,先端尾狀急尖,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綠色無毛?偁罨ㄐ蝽斏;花冠白色,長筒狀,長12~14厘米,裂片5。果實長圓柱狀,似豆莢,長達50~80厘米,下垂,熟時2縱裂,內(nèi)有種子多數(shù),膜狀;ㄆ谙募。
【生境分布】生于石灰?guī)r山的灌木叢或疏林中。分布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性味】《廣西中草藥》: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治傷暑發(fā)熱,高熱頭痛,胃痛,跌打損傷,癰癤。 ①《廣西中草藥》:散瘀消腫,清熱解毒。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治高熱頭痛,胃痛,扭挫傷,骨折,癰癤,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傷暑發(fā)熱:菜豆樹鮮葉適量,水煎外洗全身。 ②治跌打損傷:菜豆樹根一至二兩。水煎或浸酒服。 ③治毒蛇咬傷:菜豆樹葉或果搗爛敷頭部囟門(先剃去頭發(fā))處。(選方出《廣西中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