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蠶繭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Cán Jiǎn Cǎo
【別名】紫蓼、水嚨蚣、香燭干子(江蘇),小蓼子草、寥于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蠶繭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olygonum Japonicum Meissn. 采收和儲(chǔ)藏:花期采收,鮮用或晾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可達(dá)1m。莖棕褐色,單一或分枝,節(jié)部常膨大。葉互生;幾無柄;托葉鞘筒狀,外面有緊貼刺毛,邊緣睫毛較長;葉片披針形,長6-12cm,寬1-1.5cm,先端漸尖,兩面有伏毛及細(xì)小腺點(diǎn),有時(shí)無毛,但葉脈及葉緣往往有緊貼刺毛。穗狀花序,長可達(dá)10cm;苞片有緣毛,內(nèi)有4-6朵花,花梗伸出苞外;花被5裂,白色或淡紅色;雄蕊8;花柱2-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瘦果卵形,兩面凸出,長約2mm,黑色,有光澤,包干宿存花被內(nèi);ㄆ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水溝、路旁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湖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莖技圓柱形,上部或有分枝,表面棕褐色,無毛,斷面中空。葉皺縮,易破碎,亞革質(zhì),長橢圓狀披形或披外形,長6-12cm,寬1-1.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均被短伏毛;托葉鞘筒狀,褐色,膜質(zhì),先端截形,有長緣毛;ㄐ蛩霠,圓柱形,常2-3個(gè),間或單個(gè)著生枝端;花被白色或黃白色,長3-6mm。瘦果卵圓形,兩面凸出,黑色,有光澤,包被于宿存花被內(nèi)。氣微,味微澀。
【化學(xué)成份】蠶繭草葉含矢車菊素3,5-二葡萄糖甙(cyani-din-3,5-diglucoside),矢車菊素(cyanidin),飛燕草素(delphini-din),錦葵花素(malvidin)[1]。
【藥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 本品乙醇浸膏按一定比例混于飼料中喂飼小鼠,含藥量7.5%、15%、20%、25%、30%、組小鼠的懷孕率分別為93%、80%、46%、20%、20%,表明含藥量20%以上時(shí)能顯著降低小鼠懷孕率。進(jìn)一步研究表明,本品對(duì)家兔反射性排卵無抑制作用,但有加強(qiáng)雌激素作用,并能使雌小鼠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活性下降,其抗生育作用,可能與二作用相關(guān)[1,2]。 2.毒性 蠶繭草乙醇提取物小鼠胃的LD50為31.5g/kg[1,2]。
【性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透疹。主瘡瘍腫痛;諸蟲咬傷;腹瀉;痢疾;腰膝寒痛;麻疹透發(fā)不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本草拾遺》:主蠶及諸蟲咬人 ,恐毒入腹,煮汁服之。生搗敷瘡。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