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赤楠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Chì Nán
【別名】牛金子(《植物名實圖考》),魚鱗木、赤蘭、石柃、山石榴(《中國經濟植物志》),瓜子柴、山烏珠、細葉紫陵樹、細子蓮、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黃楊(《海南植物志》)。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灌木,高1~6米。莖多分枝;樹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葉革質,對生,偶有3片輪生,倒卵形或闊卵形,長1~3厘米,寬0.5~3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羽狀側脈細小,下面隆起,無毛,具散生腺點,葉具短柄。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長2~4.5厘米;花白色;萼倒圓錐形,裂片4,短而鈍;花瓣4,分離;雄蕊多數(shù).漿果卵圓形,徑6~10毫米,成熟時紫黑色,頂端冠以宿存萼檐;內有種子1顆;ㄆ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灌木叢中和峽谷溪旁。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貴州等地。
【性味】《貴州草藥》: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健脾利濕,乎喘,散瘀。治浮腫,小兒鹽哮,跌打損傷,燙傷。 ①《植物名實圖考》:能散血。 ②《廣西藥植名錄》:根:治湯火傷,跌打。葉:治手指瘡。 ③《貴州草藥》:健脾利濕,平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研末敷。
【附方】 ①治浮腫:赤楠根皮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②治小兒鹽哮:赤楠根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