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茶藥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嶺南草藥志》
【拼音名】Dà Chá Yào Gēn
【別名】胡滿蔃(《嶺南采藥錄》),大茶根(《廣西藥植圖志》),斷腸草根、豬人參(《礦西中藥志》)。
【來源】為馬錢科植物胡蔓藤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除去莖苗,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產(chǎn)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性狀】干燥根呈圓柱狀,略彎曲,表面灰棕色,具細(xì)縱紋,有多數(shù)橫向裂隙,支根痕少數(shù)。質(zhì)堅(jiān)硬,不易折斷,斷面帶破裂狀。橫切面皮部灰棕色,形成層明顯,木部淡黃色,導(dǎo)管群呈放射狀,導(dǎo)管清楚,呈小空洞,木射線較導(dǎo)管群窄,呈深黃色。
【性味】《廣西中藥志》:味苦,性寒,有大毒。
【功能主治】 消腫,止痛,接骨。治疔瘡腫毒,跌打損傷,骨折。 ①《福建民間草藥》:治手生蛇頭疔,足生天蛇毒,痔瘡,氣性壞疽,煎水熏洗。 ②《廣西中藥志》:浸酒外擦,治風(fēng)濕,跌打,消腫止痛。
【用法用量】外用:浸酒擦、煎湯熏洗、熬膏或搗敷。
【注意】忌內(nèi)服。
【附方】 ①治無名腫毒、痰核:大茶藥根二兩,狼毒二兩,鋪地錦三兩,吸膿膏一兩,假菊花根二兩,雞骨香五錢,九干菜三兩,了哥王一兩,生油一斤四兩。將上藥浸四至五天,放鍋內(nèi)熬至藥枯,去渣,以藥油一斤,配合黃丹八兩,煉成柔軟硬膏,取貼患處,有止痛消腫毒之效。 ②駁骨:大茶藥根八兩,生雞仔一只(約重十兩,不去毛臟),共同搗爛外貼傷處,先將骨折以手法復(fù)位,外加樹皮和繃帶固定,約敷一小時(shí)除去。 ③治刀傷:大茶藥根(去青皮)、鉆地風(fēng),二味酌量,共搗爛敷患處。(選方出《嶺南草藥志》)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