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滇藁本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Diān Gǎo Běn
【別名】黑藁本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麗江藁本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gusticum delauayi Franch.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除去莖葉,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細(xì)長,長達(dá)10cm,下部分叉。莖圓柱形,中空,具縱條紋,有分枝;~及下部葉葉柄長6-25cm,基部擴大或葉鞘;葉片輪廓長圓狀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5cm,寬2-10cm,二至三回羽狀全裂,小羽片呈鹿角狀分叉,末回裂片窄線形至剛毛狀,長1-5mm。復(fù)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直徑3-10cm;總苞片1-4,線狀披針形,邊緣白色膜質(zhì);小總苞片10,披針形;萼齒鉆形;花瓣白色,倒卵形;ㄖ月∑稹;ㄆ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800-3800m的灌叢及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麗江地區(qū)。
【性味】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殺蟲止癢。主感冒夾濕;頭痛;風(fēng)濕痹痛;泄瀉;婦女陰道癢痛;疥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