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麥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草經(jīng)集注》
【拼音名】Dà Mài
【別名】麰(《廣雅》),倮麥,麰麥(陶弘景),牟麥(《綱目》),飯麥、赤膊麥(《醫(yī)林纂要》)。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果實(shí)。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稈直立,光滑無毛。葉鞘無毛,有時基生葉的葉鞘疏生柔毛,葉鞘先瑞兩側(cè)具彎曲溝狀的葉耳;葉舌小,長儀l~2毫米,膜質(zhì);葉片扁平,長披針形,長8~18厘米,寬6~1B毫米,上面粗糙,下面較平滑。穗狀花序,長4~10厘米,分為若干節(jié),每節(jié)著生3枚完全發(fā)育的小穗,小穗長約2厘米,通常無柄,每小穗有花1朵,內(nèi)外穎均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微被短柔毛,先瑞延長成短芒,長僅8~14毫米;外稃長圓狀披針形,光滑,具5條縱脈,中脈延長成長芒,極粗糙,長8~13厘米,外稃與內(nèi)稃等長;雄蕊3枚;子房1枚,花柱分為2枚。穎果與內(nèi)外稃愈合,罕有分離者,穎果背有溝。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 甘咸,涼。 ①《別錄》:味咸,微寒,無毒。 ②《本草衍義》:性平,涼。
【歸經(jīng)】《要藥分劑》:入脾、胃二經(jīng)。
【功能主治】 和胃,寬腸,利水。治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湯火傷。 ①《別錄》:主消渴,除熱,益氣,調(diào)中。 ②《唐本草》:大麥面平胃,止渴,消食,療脹。 ③《崔禹錫食經(jīng)》:主水痮。 ④《本草拾遺》:調(diào)中止泄。 ⑤《綱目》:寬胸下氣,涼血,消積,進(jìn)食。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研末。外用:炒研調(diào)敷或煎水洗。
【注意】《本草經(jīng)集注》:蜜為之使。
【附方】 ①治卒小便淋澀痛:大麥三兩,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去滓,入生姜汁半合,蜜半合,相和。食前分為三服服之。(《圣惠方》) ②治麥芒入目:煮大麥汁洗之。(孫思邈) ③治蠼螋尿瘡:大麥研末調(diào)敷,日三上。(《傷寒類要》) ④治湯火灼傷:大麥炒黑,研末,油調(diào)搽之。(《綱目》)大麥面作稀糊。令咽之,既滑膩,容易下咽,以助胃氣。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