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飛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經(jīng)》
【拼音名】Fēi Lián
【別名】飛輕(《本經(jīng)》),天薺、伏豬、伏兔、飛雉、木禾(《別錄》),飛廉蒿(《千金翼方》),老牛錯(《黑龍江中藥》),紅花草、刺打草,雷公菜(《湖南藥物志》),大力王、楓頭棵。飛簾(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菊科植物飛廉的全草或根。冬、春季采根,夏季采莖;葉及花,鮮用或曬干用。
【原形態(tài)】二年生草本。莖直立,高70~100厘米,具縱條棱,并附有綠色的翼,翼有齒刺。下部葉橢圓狀披針形,長5~20厘米,羽狀深裂,裂片的邊緣具刺,上面綠色,具細毛或近平光滑,下面初具蛛絲狀毛,后漸變光滑;上部葉漸小。頭狀花序2~3枚,著生于枝端,直徑1.5~2.5厘米;總苞鐘形,長約2厘米,寬1.5~3厘米,苞片多層,外層較內(nèi)層逐漸變短,中層苞片線狀披針形,先端長尖成刺狀。向外反曲,內(nèi)層苞片線形,膜質(zhì),稍帶紫色。花全部為管狀花,兩性,紫紅色,花管長15~16毫米,先端5裂;雄蕊5,花藥合生;雌蕊1,花柱細長,柱頭2裂。瘦果長橢圓形,長3毫米,頂端平截,基部收縮;冠毛白色或灰白色,長約15毫米,呈刺毛狀;ㄆ6、7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野道旁。分布全國各地。
【性味】 苦,平。 ①《本經(jīng)》:味苦,平。 ②《別錄》:無毒。 ③《藥性論》:味苦咸,有毒。 ④《西藏常用中草藥》:苦,涼。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治風(fēng)熱感冒,頭風(fēng)眩暈,風(fēng)熱痹痛,皮膚刺癢,尿路感染,乳糜尿,尿血,帶下,跌打瘀腫,疔瘡腫毒,湯火傷。 ①《本經(jīng)》:主骨節(jié)熱,脛重酸疼。 ②《別錄》:治頭眩頂重,皮間風(fēng)邪如蜂螫針刺,魚子細起。熱瘡、癰、疽、痔,濕痹,止風(fēng)邪咳嗽,下乳汁。益氣明目。 ③《藥性淪》:主留血。 ④《唐本草》:療疳蝕,殺蟲。 ⑤《四聲本草》:小兒疳痢,為散,以漿水下。 ⑥《綱目》:治頭風(fēng)旋運。 ⑦《西藏常用中草藥》:涼血,止血,散瘀消腫。治各種出血,跌打瘀腫,惡瘡,燒傷,燙傷。 ⑧蘇醫(yī)《中草藥手冊》:祛風(fēng),利濕,清熱,消腫。治乳糜尿;尿血,尿路感染,流感,白帶過多,月經(jīng)過多;外用治疔瘡腫毒,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1~2兩;入散劑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摻。
【注意】《本草經(jīng)集注》:得烏頭良。惡麻黃。
【附方】 ①治關(guān)節(jié)炎:老牛錯(全草)一斤,何首烏三兩,生地半斤。用酒浸泡一周,每天服一小杯。(《黑龍江中藥》) ②治無名腫毒,痔瘡,外傷腫痛:老牛錯莖葉,搗成泥狀,敷患處。(《黑龍江中藥》) ③治疳匿蝕口齒及下部:飛廉蒿燒作灰,搗篩,以兩錢匕服(每次煎兩小時),每日服二次。(江蘇《中草藥新醫(yī)療法》)
【備注】西藏以同屬植物科刺飛廉作飛廉入藥,其特征:莖具翼,有刺,幼時被白色柔毛。下部葉具短柄,上部葉無柄抱莖;葉片披針形或倒披針形,羽狀淺裂,邊緣有齒,齒上有針刺。頭狀花序單生;總苞片數(shù)層,先端具刺;花紫紅色。瘦果橢圓形,稍扁,具光澤;冠毛白色多層,基部合生。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