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筒花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Huánɡ Tǒnɡ Huā
【來源】 藥材基源:為列當科植物黃筒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acellanthus tubiflorus Sieb. Et Zucc 采收和儲藏:6-8月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黃筒花,肉質(zhì)寄生小草本。全株高5-11cm,幾無毛。莖直立,單生或簇生,不分枝。葉較稀疏地螺旋狀披列于莖上;卵狀三角形或狹卵狀三角形,長5-8(-10)mm,寬3-4mm,邊緣稍膜質(zhì),先端尖。花常4至10余朵簇生于莖端而成頭狀花序;苞片1枚,寬卵形至長橢圓形,長1.5-2.3cm,寬0.5-0.8cm,先端漸在或稍鈍;花幾無柄;無花萼;花冠筒狀二唇形,白色,后漸變淺黃色,長2.5-3.5cm,筒部長2.5-3cm,上唇先端微凹或2淺裂,下唇3裂,明顯短于上唇,裂片近等大,長圓形,長約3mm,寬約1.2cm處,長1-1.2cm;子房橢圓球形,柱頭棍棒狀,近2淺裂。蒴果長圓形,長1-1.4cm,直徑5-8mm。種子多數(shù),卵形,長0.3-0.4mm,種皮網(wǎng)狀。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反800-1400m的山坡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陜西、甘肅、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腰膝;清熱解毒。主頭蛇;神經(jīng)衰弱;腰膝酸痛;腸炎;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