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漸尖毛蕨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拼音名】Jiàn Jiān Máo Jué
【別名】小葉鳳凰尾巴草
【來源】為金星蕨科植物漸尖毛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根莖長而橫走,頂部密生棕色披針形鱗片。葉遠(yuǎn)生;葉柄長30~60厘米,褐色,鱗片稀少,被毛或無毛;1回羽狀復(fù)葉,葉片倒披針形,長60~100厘米,寬15~30厘米,先端有急細(xì)的頂片,下部羽片稍縮短,亞革質(zhì),羽片13~20對,線形,長8~15厘米,寬10~18毫米,先端長漸尖。羽狀淺裂至中裂,裂片寬2~3毫米,具尖,全緣或有微鋸齒,基部上向的裂片常稍長,頂羽片長8~15厘米,寬1.2~1.5厘米;葉脈羽狀分離,中肋及葉下各脈偶或被毛,僅基部一對側(cè)脈聯(lián)結(jié)并延伸至膜質(zhì)的彎缺處。孢子囊群大,圓形,著生于葉下側(cè)脈上而近于邊緣,囊群蓋圓腎形。孢子期6~12月。
【生境分布】生于路旁濕地、溪邊或林中。分布長江以南各地,東至臺灣,北至陜西南部。
【功能主治】治狂犬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8兩。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