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假耬斗菜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Jiǎ Lóu Dòu Cài
【別名】小葉假耬斗菜(《陜甘寧青中草藥選》),葉矛對鉤(藏名)。
【來源】為毛茛種植物假耬斗菜的葉。8~9月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長,上部有逐年宿存的葉柄密集成叢。葉多數(shù),均基生,為2回3出復(fù)葉,無毛;小葉深裂,小裂片倒披釬形;葉柄長2.5~11厘米,花莖高3~18厘米;苞片2,生于花下0.3~3.3厘米處,披針形;花單個頂生,直徑2.8~5厘米;萼片5,堇色或淡紫紅色,倒卵形,長1.4~2.5厘米;花瓣5,黃色,狹倒卵形,長約5毫米;雄蕊多數(shù);退化雄蕊不存;心皮5~7。蓇葖果直立,長0.9~1.2厘米,具網(wǎng)狀脈。
【生境分布】多生于高山的多石礫山坡或石崖上。分布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肅等地。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藥》:性寒,味苦澀。
【功能主治】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去瘀,止血,鎮(zhèn)痛。用于下死胎,子宮出血。 ①《陜甘寧青中草藥選》:活血儆瘀,止痛止血。治跌打損傷,拔除異物,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研末撒。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