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見血清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拼音名】Jiàn Xuè Qīnɡ
【別名】立地好(《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毛慈姑、巖芋(《浙扛民間常用草藥》),黑蘭、矮胖兒(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肉螃蟹、鐵耙梳(《四川常用中草藥》),倒巖提、走子草、肉龍箭(《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蘭科植物脈羊耳蘭的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發(fā)達(dá),褐色,橫臥,其上著生細(xì)長的根數(shù)條;假鱗莖數(shù)枚,短,肉質(zhì),基部稍厚,高2.5~7厘米,表面有節(jié)。葉2~3枚,薄,卵形至矩圓形,長5~10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鞘狀抱莖?偁罨ㄐ蚴枭ⅲL7~15厘米;苞片細(xì)。惠嗥突ò甑仙,長約8毫米,側(cè)面2枚萼片狹矩圓形,背面1枚和花瓣踐形;唇瓣綠紫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鈍或凹入,基部有2個小瘤體;蕊柱白色,內(nèi)彎,有翅,翅每邊有一尖角或齒。蒴果紡錘形;ㄆ谙脑隆
【生境分布】生于溪邊石罅間或林下陰處。分布浙江、廣東、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 苦,涼。 ①《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苦,平。 ②《四川常用中草藥》:苦,涼。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治吐血,咯血,腸風(fēng)下血,血崩,手術(shù)出血,小兒驚風(fēng),熱毒瘡瘍,蛇咬傷。 ①《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血,涼血,止血。治牙痛。酒泡服治跌打損傷。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毒,補(bǔ)肺止血。 ③《四川常用中草藥》:生新散瘀,清肺,止吐血。治各種吐血,勞傷咳嗽,肺腎陰虛咯血,腸風(fēng)下血,紅崩,拔膿生肌,刀傷。 ④《貴州藥植目錄》:治勞傷,小兒走子,搭背。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鮮品1~2兩);或浸灑。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附方】 ①治肺病吐血:見血清二至四錢。作煎劑或泡酒飲。(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小兒驚風(fēng):見血清七至八錢。水煎服。 ③治癤腫:見血清搗爛外敷。 ④治蝮蛇咬傷:見血清四株,水煎;沖滴水珠(研末)一錢,頓服。另選用金銀花、野菊花、苦爹菜、青木香、羊乳、三葉青等三至四味各三至五錢,水煎服,每天一至二劑。外用滴水珠、七葉一枝花、大黃等研末,醋調(diào)搽腫處。(②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臨床應(yīng)用】用于止血:取全草切碎烘干,用水煮沸3次,每次沸騰30分鐘,合并煎煮液、濃縮、離心,取上清液調(diào)成1:1濃度的溶液,經(jīng)活性炭處理和高壓滅菌后備用。臨用時以消毒紗布或棉球蘸藥液置于傷口或手術(shù)切口,稍加壓迫。曾用于胃次全切除,剖腹探查,包皮環(huán)切,腫瘤切除,闌尾切除,宮頸息肉切除,膽總管切開引流,疝、腸、子宮修補(bǔ),剖腹產(chǎn)及絕育,各種外傷,拔牙,拔甲,鼻出血,囊腫切除等手術(shù)計(jì)38例。止血最短時間45秒,個別長達(dá)3分30秒,平均為2分鐘左右。全部手術(shù)的皮膚、肌層和部分臟器切口的中小血管和廣泛性滲血,均耒用止血鉗和結(jié)扎,也不必清創(chuàng)即縫合,術(shù)后未發(fā)現(xiàn)粘連以及其他副作用和不良反應(yīng)。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