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苦地膽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Kǔ Dì Dǎn Gēn
【來源】為菊科植物地膽草的根。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產(chǎn)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性狀】主根圓柱形,彎曲,有很多棕色支根。質(zhì)堅,折斷面外層白色,內(nèi)層黃色,中空。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除濕,解毒。治中暑發(fā)熱,溫毒發(fā)斑,赤痢,頭風,風火牙痛,癰腫及各種炎癥性疾病。 ①《本草求原》:解暑熱,治牙痛。 ②《南寧市藥物志》:治斑痧發(fā)熱、胃痛、咳、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孕婦忌服。
【附方】 ①解暑熱:苦地膽根,同白豆、片糖煎。(《牛草藥性備要》) ②治肺結核病咳嗽瘓血:苦地膽草根二兩,調(diào)豬赤肉燉服。(《泉州本草》) ③治頭風:鮮苦地膽根二兩,雞一只,酌加開水燉熟后,再加少許紅酒,分兩、三次服。(《福建民間草藥》) ④治風濕頭痛:鮮地膽草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⑤治牙痛:苦地膽根煲酒含。(《生草藥性備要》) ⑥治急性睪丸炎、慢性腎炎:苦地膽根五至六錢,和鴨蛋一、兩個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⑦治癰腫:鮮地膽草根適量,食鹽數(shù)粒。酌加大米飯同搗爛,敷于患處,一日一換。(《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⑧治乳腺炎:地膽頭根搗爛沖酒敷患處。又可煎水沖酒服。(《嶺南草藥志》) ⑨治跌打損傷:地膽草根五錢至一兩。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