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藥網 醫(yī)療器械 保健品網 醫(yī)藥招商 醫(yī)藥資訊 產品大全 百姓OTC 醫(yī)藥搜索 醫(yī)藥展會 醫(yī)藥人才 醫(yī)藥論壇
中醫(yī)藥-中國醫(yī)藥網
中醫(y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yī)風采   中醫(y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y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guī)
中藥招商 中藥產品


中醫(yī)基礎
·基本特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蟲
鎮(zhèn)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藥材認識

苦豆根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出處】出自《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拼音名】Kǔ Dòu Gēn

【英文名】Herb of Sweetclover-like Milkvetch

【別名】西豆根、粉豆根、苦甘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phora alopecuroides L.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苦豆子 灌木,枝多成帚狀,密被灰色平伏的絹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長6-15cm;小葉15-25,灰綠色,長圓形,長1.5-2.5cm,寬7-10mm,葉兩面及葉軸均被絹毛,頂端小葉較小,帶革質,先端鈍,基部近圓,托葉小,鉆形,宿存?偁罨ㄐ蝽斏,長12-15cm;花密生;萼鐘狀,長約8mm,萼齒短三角狀,密生平貼絹毛;花冠蝶形,黃色,較萼長2-3倍,旗瓣先端微凹,基部漸窄或具爪,翼瓣具耳;雄蕊10,1/3-1/4合生。莢果串珠狀,長3-7cm,密生短細而伏的絹毛。種子多數,淡黃色,卵形;ㄆ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西北及河南、西藏。

【性狀】
性狀鑒別 根呈長圓柱形,稍彎曲,一般切成長15-20cm的小段,直徑0.8-2cm。表面棕黃色至褐色,粗糙,有明顯的縱皺紋及裂紋,具橫向皮孔,有時有支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淡黃色,平整的切面木質部作放射狀排列,有裂隙。氣微弱,味苦。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的外層常反卷。皮層及韌皮部散有草酸鈣方晶及8-10個成束的纖維束。束間形成層不明顯。木射線寬2-5列細胞,木質部導管散列,直徑76-112μm;木纖維數十個成,木薄壁細胞稀少。

【化學成份】根含槐根堿(sophocarpine),苦參堿(ma-trine),槐定堿(sophoridine),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氧化槐定堿(oxysophoridine),槐根堿N-氧化物(sophocarpine N-oxide)等生物堿。又含黃酮類及茋類化合物:苦豆根酮(alpecurone)A、B、C、D、E、F、G,勒奇黃烷醇(leachianol)A、F、G,E-葡萄素(E-viniferin),蒼白粉藤醇(pallidol),異補骨脂雙氫黃酮(islbavachin),光果甘草醇(glabrol),三葉豆紫檀甙(trifolirhizin),阿莫薩姆尼定(ammothamnidin),苦甘草醇(vexibinol)即是槐屬黃烷酮(sophoraflavanone)G,苦甘草定(vex-ibidin)即是勒奇黃烷酮(leachianone)A等。

【鑒別】
理化鑒別 (l)本品橫切片,加氫氧化鈉試液數滴,栓皮部即呈橙紅色,久置不消失。(色素(2)取本品粉末1g,用氨水濕潤,加氯仿30ml,浸泡過夜,濾過。濾液分成二等份。一份蒸干后用乙醇溶解并轉移至5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釋至刻度,留作薄層定性用。另一份蒸干后用1%鹽酸溶液10ml溶解,濾過,濾液分置兩試管中,一管滴加改良碘化鉍鉀試液,產生紅棕色;一管滴加碘化汞鉀試液,產生黃白色沉淀。(檢查生物堿)。
(3)薄層色譜 取2塊硅膠G薄層板,各板點上上述乙醇液及對照品氧化苦參堿、苦參堿、脫氫苦參堿。一塊用氯仿一甲醇一氟水(50:6:3)展開,一塊用苯一乙酸乙酯一丙酮一氨水(30:30:10:1)展開。以碘蒸氣熏和改良碘化鐵鉀試液顯色。供試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均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腎經

【功能主治】清腸燥濕;鎮(zhèn)痛。主濕熱痢疾;腸炎泄瀉;黃疸;濕疹;咽痛;牙痛;頑癬;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祛風濕。治風濕性關節(jié)疼痛,四肢麻木。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藥網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于公司 | 網站簡介 | 服務項目 | 技術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經社 - 產業(yè)互聯網 - 企業(yè)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 - 紡織網
   檢測通 - 醫(yī)療器械網 - 企業(yè)官網服務 - 化工網商城
© 醫(yī)藥網版權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浙)-經營性-2020-0027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