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龍珠果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南寧市藥物志》
【拼音名】Lónɡ Zhū Guǒ
【別名】龍吞珠、龍須果、風(fēng)雨花(《南寧市藥物志》),龍爪珠、毛蛉兒(《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西番蓮科植物龍珠果的全株或果。夏、秋采。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莖柔弱,密被白色柔毛或無(wú)毛,常借卷須攀援他物上升,長(zhǎng)1~2米。單葉互生,薄紙質(zhì);卵形至矩圓狀卵形,長(zhǎng)5~13厘米,寬4~12厘米,淺3裂,邊緣波狀,具睫毛.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和葉柄均被柔毛及混生少許腺毛;托葉睫毛狀分裂,裂片先端具腺;葉柄長(zhǎng)約6厘米;葉腋卷須疏被柔毛;▎紊,徑約5厘米,為3個(gè)苞片組成的總苞所圍繞;苞片和小苞片1~3回羽狀分裂為許多毛狀裂片,裂片先端具腺體;萼片5,長(zhǎng)1.5厘米;花瓣5,與萼片等長(zhǎng),白色或淡紫色,副花冠為3列纖弱裂片所組成。漿果肉質(zhì),卵形,長(zhǎng)3~5厘米;內(nèi)有多數(shù)橢圓形種子;ㄆ谙、秋。
【生境分布】多栽于村旁、園邊,亦有野生。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全株:甘,涼,微苦。
【功能主治】 ①《南寧市藥物志》:全株:清熱,解毒,利水。治肺熱咳嗽,浮腫,白濁。敷爛腳癰瘡。 ②《廣西藥植名錄》:果實(shí):潤(rùn)肺,止痛。治疥瘡,無(wú)名腫毒。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5~3錢。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