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麻布七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陜西中草藥》
【拼音名】Má Bù Qī
【別名】破骨七、麻布袋(《貴州民間藥物》),統(tǒng)天袋、九連環(huán)、網(wǎng)子七、蓑衣七、背網(wǎng)子、龍骨七、龍膝、辮子七、花花七(《陜西中草藥》)。七連環(huán)(《藥學(xué)學(xué)報(bào)》10:692,1966)。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高烏頭的根。夏、秋采牧。
【原形態(tài)】 高烏頭,又名:穿心蓮烏頭,穿心蓮牛扁。 多年生草本,具直根。莖直立,高約1米,略有棱,中空,上生稍彎曲的短毛;~1,有長(zhǎng)柄,葉柄基部呈鞘狀;葉片腎圓形,5~7掌狀深裂,裂片倒楔形,又有2淺裂,邊緣有銳頭缺刻,下面葉脈被金黃色短毛,邊緣較密,上面除邊緣外,無毛。莖生葉較小,柄極短?偁罨ㄐ蝽斏耙干换ㄗ仙,約10朵,疏生;萼5片,呈冠狀,上萼片圓筒形,側(cè)萼片扁圓,內(nèi)面頂端密生硬毛;下萼片卵圓形;花瓣2,具長(zhǎng)爪;雄蕊多數(shù),花絲基部擴(kuò)大成長(zhǎng)橢圓形之翼;心皮3。蓇葖果3枚,無毛。
【生境分布】多生于大山叢林間。分布貴州、湖北、四川、青海、甘肅、陜西、山西、河北等地。
【化學(xué)成份】含生物堿:甲堿、乙堿、丙堿。甲堿的紅外和紫外光譜與毛茛花烏頭堿相同。
【性味】 苦辛,溫,有毒。 ①《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苦辛咸。 ②《陜西中草藥》:味苦辛,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除濕,理氣止痛,活血散瘀。治風(fēng)濕腰腿痛,痧氣腹痛,胃痛,心悸,跌打勞傷,瘰疬,瘡癤。 ①《貴州民間藥物》:治心氣痛,胃氣痛。 ②《貴州草藥》:寧心,理氣,止痛,活血化瘀。治痧癥腹痛,胃氣痛,心悸,跌打損傷。 ③《陜西中草藥》: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祛風(fēng)濕。治跌打損傷,骨折,風(fēng)濕腰腿痛,勞傷,瘡癤,瘰疬。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2錢;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痧癥心氣痛:麻布袋、青藤香,各等分。研末,成人每次五分,小兒每次二至三分,開水吞服。 ②治跌打損傷:麻布袋五錢。泡酒,早晚服。 ③治心悸:麻布袋一錢(研末),木香五分。蒸甜酒服。(①方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④治瘰疬:統(tǒng)天袋、金牛七各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陜西中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