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排錢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Pái Qián Cǎo
【別名】龍鱗草、午時(shí)合(《生草藥性備要》),金錢草、午時(shí)靈(《嶺南采藥錄》),疊錢草、錢排草(《廣西野生資源植物》),雙排錢(《福建民間草藥》),金錢豹、四季春(《泉州本草》),錢串草(江西《草藥手冊(cè)》),雙金錢、紙錢劍、獵貍尾草(《福建中草藥》)。
【來(lái)源】為豆科植物牌錢樹(shù)的地上部分。夏、秋采收,切碎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 牌錢樹(shù),又名:笠碗子樹(shù)、尖葉阿婆錢、錢串木、錢排木、阿婆錢。 灌木,高0.6~1米。枝纖細(xì),被柔毛。3出復(fù)葉,頂端小葉矩圓形,長(zhǎng)6~12厘米,側(cè)生小葉比頂生的小2倍,先端鈍,或近尖,基部渾圓形,邊緣稍作波浪形,革質(zhì),上面綠色,禿凈或兩面均被小柔毛;葉柄長(zhǎng)6~8毫米?偁罨ㄐ蝽斏皞(cè)生,長(zhǎng)8~30厘米或過(guò)之,由12~60個(gè)傘形花序或叢生花序組成,每一傘形花序隱藏于2個(gè)長(zhǎng)1~3厘米的圓形、葉狀的苞片內(nèi);花柄長(zhǎng)2~3毫米,與萼同被短柔毛;萼長(zhǎng)約2毫米,裂齒披針形;花冠蝶形,白色,長(zhǎng)約6毫米,旗瓣橢圓形,翼瓣貼生于龍骨瓣;雄蕊10,2體;雌蕊1,花柱內(nèi)彎。莢果矩圓形,禿凈或被小柔毛,邊緣具睫毛,通常有節(jié)2個(gè);ㄆ7~9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山坡疏林下。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tái)灣、云南等地。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蟾毒色胺、N,N-二甲基色胺、N,N-二甲基色胺氧化物、5-甲氧基-N-甲基色胺、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氧化物等多種色胺衍生物和禾草堿。種子含大黃素甲醚1-葡萄糖鼠李糖甙和半乳糖配甘露聚糖。
【性味】《生草藥性備要》:味淡苦,性平。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利水,散瘀消腫。治感冒,風(fēng)濕痹痛,水腫臌脹,喉風(fēng),牙痛,跌打腫痛。 ①《生草藥性備要》:消風(fēng)熱,浸酒去瘀生新,治小兒馬牙疳,又治跌打。 ②《嶺南采藥錄》:治月內(nèi)鎖喉病,牙痛,以之浸酒能去瘀生新,又能去濕消滯。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2~5錢(鮮者2~4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感冒、發(fā)熱:排錢草干葉三至六錢,水煎服。(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②治關(guān)節(jié)炎:排錢草二至四兩,黃酒二兩。加水適量煎服。 ③治腹水:排錢草二至三兩。水煎服。 ④治鎖喉風(fēng),牙痛:排錢草二兩。水煎服。(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⑤治跌打損傷:排錢樹(shù)干莖、葉二至三兩,水煎調(diào)酒服。(《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