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蕎麥七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陜西中藥志》
【拼音名】Qiáo Mài Qī
【別名】白藥子、石天蕎(《陜西中草藥》),紅要子(《河南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蓼科植物翼蓼的塊根。秋季采收,挖出后,去掉莖葉及須根,洗凈泥土,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木質(zhì)藤本。莖長數(shù)米,下部分節(jié)。淡紫紅色,上部不分節(jié),綠色。葉互生,心狀三角形,或心狀卵形,長4~8厘米,寬3~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凹入,兩側(cè)基腳呈耳形或圓形,全緣,脈上微有毛;葉柄長3~8厘米,紅色;具托葉鞘?偁罨ㄐ蛞干,花為單被花;萼黃綠色,卵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1.5毫米;雄蕊8;子房上位,柱頭3叉。果實三角形,頂部有3翅,基部有3角,果梗有2翼,其下具披針形膜質(zhì)苞片。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野生于高山密林下或山坡草叢中。分布我國西北地區(qū)。產(chǎn)陜西。
【性狀】塊根肉質(zhì),不甚規(guī)則,大小不等,小者如拳,大者直徑可至30厘米。外皮棕褐色,或黑褐色,周圍著生稠密的須根。商品多切成厚片,厚約0.6~0.9厘米,一般直徑2~6厘米。斷面不平坦,粉紅色或粉白色,帶粉性。質(zhì)輕而脆,易折斷。無臭,味苦極澀。
【性味】 酸苦,寒。 ①《陜西中草藥》:苦澀微甘,性涼。 ②《河南中草藥手冊》:性寒,味酸苦澀。
【功能主治】 涼血消瘀,祛濕解毒。治吐血,衄血,便血,痢疾,崩漏帶下,風(fēng)濕痹痛,瘡癤,燒傷。 ①《陜西中藥志》:止血涼血。治吐血,衄血,紅白痢疾,崩帶,風(fēng)濕寒痹。 ②《陜西中草藥》:涼血止血,除濕解毒。治痢疾,崩漏,腰腿痛,癤瘡,瘋狗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研末。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附方】 ①治腰痛:蕎麥七、芋兒七、桃兒七各二錢。共研細粉。白酒沖服,每次一錢,每日二次。(《陜西中草藥》) ②治瘡癤:鮮蕎麥七適量,搗爛外敷。(《陜西中草藥》) ③治燒傷:紅要子四兩,大黃一兩,地榆一兩,冰片五錢,香油一斤。前四味共研細面,香油調(diào)和,涂患處。(《河南中草藥手冊》) ④治腹瀉、痢疾、便血:紅要子一兩,地榆一兩。共研面。每服三錢,一日二至三次,開水沖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