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魚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 出自《本草經(jīng)集注》。
【拼音名】Qīnɡ Yú
【英文名】Black carp
【別名】鯖、烏青、烏鯔、螺螄青、青鯇、烏鯇、青棒、銅青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青魚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得后,除去鰭片及內(nèi)臟,洗凈,鮮用。
【原形態(tài)】青魚,前部略呈圓筒形,向后漸側扁,腹部圓,無腹棱。頭頂部寬平。吻鈍尖,口端位,呈弧形,下頜稍短。下咽齒1行,呈臼齒狀,齒面光涌。圓鱗,側線完整,側線鱗39-46。背鰭3,7-8,無硬刺,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3,8-9,無硬刺。胸鰭下側位,不達腹鰭。腹鰭起點在背鰭第2分支鰭條下方,末端不達肛門。尾鰭深叉,上、下葉約等長。體背及體側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各鰭均呈黑灰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屬中下層淡水魚類,棲息于江河港道,沿江湖泊及附屬水體中,主要以軟體動物為食,也食蝦和昆蟲幼體。 資源分布: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上至金沙江,下至河口及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qū),華北比較稀少。
【栽培】是我國養(yǎng)殖魚類之一。
【化學成份】每100g含水分75g,蛋白質(zhì)19.5g,脂肪5.2g,灰分1g;鈣25mg,磷171mg,鐵0.8mg,硫胺素(tjoamine)0.13mg,核黃素(riboflavine)0.12mg,煙酸(mocptomoc acod)1.7mg。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化濕除痹;益氣和中。主腳氣濕痹;腰腳軟弱;胃脘疼痛;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100-200g。
【注意】1.《日華子》:不可同葵,蒜食之。2.《藥性纂要》:服術人忌之。不可合生胡荽、豆藿同食。3.《本草求原》:忌豆醬。
【各家論述】 1.崔禹錫《食經(jīng)》:主血利,補中安腎氣。 2.《食療本草》:和韭白煮食之,治腳氣腳弱,煩悶,益心力。 3.《日華子本草》:益氣力。 4.《開寶本草》:主腳氣濕痹。 5.《滇南本草》:和中,養(yǎng)肝明目。 6.《醫(yī)林纂要》:滋陰平肝,逐水,截瘧,治痢。 7.《隨息居飲食譜》:補氣養(yǎng)胃,除煩懣,化濕祛風。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