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汝蘭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Rǔ Lán
【英文名】root of hemandialeaf Stephania
【別名】金不換、山烏龜、吊金龜、金線吊烏龜。
【來源】 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汝蘭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ephania sinica Diels.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收,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汝蘭 多年生稍肉質(zhì)落葉藤本,全林無毛。塊根團塊狀。莖枝粗壯,常中空,有粗直紋。葉互生;葉柄長達30cm,先端常肥大,盾狀著生;葉片三角形或三角狀近圓形,長10-15cm,寬度常大于長度或近相等,先端鈍,有小突尖,基部近平截或微圓,邊緣淺波狀或全緣;掌狀脈5條,下面微凸,近紙質(zhì);ㄐ。瑔涡,雌雄異株;網(wǎng)脈明顯,復傘形聚傘花序腋生,總花序梗和傘梗均肉質(zhì),苞片和小苞片均無;雄花:萼片6,排成2輪,稍肉質(zhì),近倒卵狀長圓形,長1-1.3mm,內(nèi)輪稍闊;花瓣3或4,倒卵形,短而闊,內(nèi)面有2個大腺體,長約0.8mm;聚藥雄蕊長0.7-0.8mm;雌花序亦為復傘形聚傘花序,但傘梗粗短;雌花;萼片1,小;花瓣2,內(nèi)面腺體有時不甚明顯。果梗肉質(zhì),核果長約7-8mm,內(nèi)果皮長約6-7mm,背部有小橫肋狀雕紋,每行15-18條,胎座跡不穿孔;ㄆ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次生林的溝谷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和西南部,四川東部、中部和南部,貴州北部,云南東北部。
【性狀】 性狀鑒別 塊根類球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直徑10-40cm。表面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龜裂紋,散生眾多小凸點。商品多為橫切或縱切片,厚0.5-1cm;新鮮切面淡黃色至黃色,或放置后黃色變深。斷面?梢娊蠲}紋(三生維管束)環(huán)狀排列呈同心環(huán)狀,干后略是點狀突起。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皮層偶見石細胞散在,橢圓形,壁厚4-8μm。本品薄壁細胞含較多棒晶,長4-14(-28)μm,并有少數(shù)短棒晶、砂晶和方晶;淀粉粒單粒圓形,直徑5-17(-21)μm,臍點明顯;偶有復粒,由2-3分粒組成。
【化學成份】汝蘭塊根含四氫掌葉防己堿(tetrahydropalmatine),小檗胺(bebamine),輪環(huán)藤寧堿(cycleanine),頭花千金藤堿(cepharanthine),汝蘭寧堿(tuna-n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生物堿。
【鑒別】理化鑒別(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稀鹽酸4ml溶解,濾過。取濾液lml,加改良碘化鉍鉀試液2滴,產(chǎn)生大量橙色沉淀;另取濾液lml,加碘化汞鉀試液2滴,產(chǎn)生大量黃白色沉淀。(檢查生物堿)(2)取藥材新鮮斷面置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顯亮天藍色熒光。
【性味】苦;性寒
【歸經(jīng)】心;肝;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感冒,咽痛,腹瀉,痢疾,痛疽腫毒,胃痛,頭風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 9-15g;研末,每次 0.6-1g,每日3次。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
【注意】孕婦禁服。
【各家論述】 1.《四川中藥志》:通經(jīng),消飽脹。治風濕痛及風濕麻木。 2.《廣西藥植名錄》:散血解毒,治癰癤瘡毒。 3.《貴州民間藥物》:清熱,驅(qū)風除濕。治中暑,痢疾,風濕。 4.《貴州草藥》:清熱解毒。治腮腺炎。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