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大功勞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草再新》
【拼音名】Shí Dà Gōnɡ Láo Yè
【別名】功勞葉(《飲片新參》)。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勞或華南十大功勞的葉。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 ①闊葉十大功勞,又名:刺黃檗、大葉黃柏、黃柏樹、皮氏黃蓮竹、老鼠刺。 常綠灌木。高達4米。羽狀復葉互生,長30~45厘米,小葉9~16枚,寬卵形或長卵形,長6~12厘米,先端漸尖,邊緣各具2~8個大齒,基部近心形而不相等;上面綠色,下面帶灰白色。總狀花序叢生莖頂;花序柄粗壯,壓扁,花密聚,黃色;苞片1,卵圓披針形;萼片9;花瓣6;雄蕊6,雌蕊1。漿果卵形,暗藍色,被蠟粉;ㄆ5~7月。果熟期11月至翌年1月。 生于山坡及灌叢中;也有栽培。分布我國南部、中部及華東等地。 ②細葉十大功勞,又名:貓兒頭、刀瓜山樹、黃天竹、狹葉十大功勞。 常綠灌木。高1~2米。莖直立,多分枝,無刺。單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7~13,革質(zhì),狹披針形,長8~12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各有刺鋸齒6~13個,下面灰黃綠色,但無蠟狀白粉?偁罨ㄐ蛏灾斞亏[腋間,長3~5厘米;兩性花黃色,多數(shù)密生,有短柄;萼片9;花瓣6;花藥2瓣裂;子房上位,1室。漿果卵圓形,藍黑色,被蠟粉。 生于山坡灌叢中;也有栽培。分布四川、湖北以及浙江等地。 ⑧華南十大功勞 常綠灌木,高約2米。莖直立,少分枝。羽狀復葉,小葉9~17枚,卵狀橢圓形成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2匣米,先端呈尖刺狀,基部歪斜,廣楔形或截齊,邊緣各具2~6個大齒?偁罨ㄐ騾采;花疏松,下垂,淡黃色;花軸瘦長,小花;坑新褕A形的宿存苞片;萼片9,3列;花瓣6,先端2裂,基部有2蜜腺;雄蕊6,藥瓣裂;雌蕊1,子房1室。漿果近球形,藍黑色,被蠟粉;ㄆ1~2月。果熟期5~6月。 生于山地灌叢中;也有栽培。分布于我國南部及西南各地。 以上3種植物的根(闊葉十大功勞、華南十大功勞的根名茨黃連,細葉十大功勞的根名刺黃柏)、莖(功勞木)、果實(功勞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性狀】 ①闊葉十大功勞葉,呈卵狀橢圓形,先端漸尖而有銳刺,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而歪斜,邊緣兩側各具2~8個刺狀齒,齒尖向葉背微彎,上面紫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質(zhì)硬而脆。氣微弱,味淡。 ②細葉十大功勞葉,呈狹披針形,邊緣兩側各具6~13個刺狀齒,其他與上種相同。 以上藥材產(chǎn)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⑧華南十大功勞葉,藥材性狀同闊葉十大功勞葉。使用于福建、云南。 據(jù)《植物名實圖考》所載十大功勞,即為上述小檗科植物。但目前僅浙江、江西等少數(shù)地區(qū)有藥材,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民間亦使用之。西藏地區(qū)所用的十大功勞葉,為西藏十大功勞的葉。至于市場上廣泛使用的功勞葉,則為冬青種植物枸骨的葉。參見枸骨葉條。
【化學成份】 華南十大功勞葉含異漢防己堿1.566%,小蘗堿0.035%,掌葉防己堿0.035%,藥根堿0.087%。 細葉十大功勞、闊葉十大功勞均含小檗堿。
【性味】《飲片新參》:苦,涼。
【歸經(jīng)】《本草再新》:入肺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補虛,止咳化痰。治肺癆咳血,骨蒸潮熱,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心煩,目赤。 ①《本草再新》:治虛勞咳嗽。 ②《植物名實圖考》:治吐血。 ③《飲片新參》:治肺勞,止咳化痰,退虛熱,殺蟲。 ④《現(xiàn)代實用中藥》:清涼性滋養(yǎng)強壯藥。功效與女貞子相似,適用于潮熱、骨蒸、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等證。 ⑤《陸川本草》:瀉火退熱。治溫病發(fā)熱,心煩,下利,赤眼。 ⑥《西藏常用中草藥》:治濕熱痢疾,目赤腫痛,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
【附方】治風火牙痛:十大功勞葉三錢。水煎頓服。每日一劑,痛甚者服二劑。(《江西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