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濕鼠曲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吉林中草藥》
【拼音名】Shī Shǔ Qǔ Cǎo
【別名】鼠曲草(《吉林中草藥》),無心草(《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菊科植物濕鼠曲草的全草。夏末花期采,切段,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全株被綿毛,呈灰白色。莖高15~40厘米,單生或簇生,直立或斜上。下部葉倒披針形至線形,長約4厘米,寬約3毫米,先端鈍,微突尖,基部狹,全緣,無柄;莖生葉長圓狀線形至披針形。頭狀花序密集于莖及分枝頂端,球形,成總狀排列;總苞片3列,淡黃色,披針形至長橢圓形,膜質(zhì);小花黃白色;緣花絲狀,雌性;盤花兩性,較粗,結(jié)實。瘦果長圓形;暗褐色,有細點及冠毛。花期8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草地及河岸等濕處。分布東北及甘肅、內(nèi)蒙古等地。
【性味】 ①《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甘,平。 ②《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甘,微寒。
【歸經(jīng)】《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入肺、大小腸經(jīng)。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祛濕,調(diào)中,降血壓,消瘡腫。治咳嗽氣喘,筋骨疼痛,濕熱痢疾,胃潰瘍,高血壓,癰瘡腫毒。 ①《東北藥植志》:止咳化痰。治氣喘及支氣管炎,胃潰瘍,高血壓,火傷,膿腫。 ②《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調(diào)中益氣,止咳化痰。 ③《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痛經(jīng)。 ④《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治咽喉腫痛,結(jié)核肺炎,痢下赤白,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咳嗽:鼠曲草三錢,炙款冬花二錢,炙桑白皮三錢。水煎服。(《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慢性支氣管炎:鼠曲草三錢,杏仁三錢,甘草一錢。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③治筋骨疼痛:鼠曲草一兩,白酒一斤。浸泡三日,飲酒、每次一酒盅,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④治濕熱痢疾:濕鼠曲革、小檗皮、甘松。煎服。(《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⑤治胃潰瘍:鼠曲草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三錢。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⑥治高血壓:㈠鼠曲草四錢,鉤藤三錢,桑寄生三錢。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㈡濕鼠曲草、黃芩、豬毛菜、毛蓮花。煎服。(《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⑦治癰瘡腫毒:濕鼠曲草、銀花、赤芍、大力子。煎水服。亦可用濕鼠曲草、牛耳大黃搗爛敷。(《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