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桃膠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別錄》
【拼音名】Táo Jiāo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樹皮中分泌出來的樹脂。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樹皮,待樹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雜質(zhì),曬干。
【化學(xué)成份】樹膠的主要組成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
【性味】《唐本草》:味甘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 治石淋,血淋,痢疾。 ①《別錄》:主保中不饑,忍風(fēng)寒。 ②《唐本草》:主下石淋,破血,中惡疰忤。 ③《綱目》:和血益氣,治下痢,止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揚,0.5~1兩,或入丸、散。
【附方】 ①治石淋作痛:桃木膠如棗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湯三合和服,日三服,當(dāng)下石,石盡即止。(《古今錄驗方》) ②治血淋:石膏、木通、桃膠(炒作末)各半兩。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食前。(《楊氏家藏方》桃膠散) ③治產(chǎn)后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疞痛:桃膠(焙干)、沉香、蒲黃(炒)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下。(《婦人良方》) ④治虛熱作渴:桃膠如彈丸大,含之咽津。(《千金方》) ⑤治糖尿。禾夷z,用微溫水洗凈,放在小鍋內(nèi)煮食,隨便加些調(diào)味鹽類亦可(但不要加入甜味)。每次服一至二兩。(《草藥驗方交流集》) ⑥治瘡疹黑黡,發(fā)搐危困:桃膠煎湯飲之。一方水熬成膏,溫酒調(diào)下,無時。(《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桃膠湯)
【各家論述】《本經(jīng)逢原》:桃樹上膠,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瘡黑陷,必勝膏用之。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