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野卷耳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Tián Yě Juǎn ěr
【別名】田卷耳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田野卷耳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rastiumrvenseL. 采收和儲藏:6-7月采,洗去泥上,除去根須、殘葉,以紙遮蔽,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5-20cm。植株下部被白色柔毛,上部具腺毛。主根細(xì)長,側(cè)根纖細(xì)。莖叢生或單生,直立,基部分枝,綠色并常帶紫紅色。莖下部的葉匙形,長1-1.5cm,寬2-3.5mm,先端鈍或急尖,基漸狹,呈柄狀;莖上部的葉長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2cm,寬3-5mm,先端急尖,基部較寬,抱莖;葉兩面的腺毛較稀。聚傘狀花序,具3-7花或較多;苞片披針形,長3-6mm,寬1-2mm,先端急尖,邊緣有時具窄膜質(zhì),基部較寬;花梗細(xì),長約為萼片的2-3倍,具較密的腺毛;萼片5,披針形,長5-6mm,先端急尖,邊緣膜質(zhì),基部較寬,背面密生腺毛;花瓣5,倒卵形,長約為萼片的1.3-1.5倍,先端2裂至1/3,白色;雄蕊10,花絲扁,線形,長約4mm,花藥橢圓形,黃色;子房卵圓形,長約1.5mm,花柱5(6),線形,長約2mm;ㄆ6-8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900-4200m的云杉疏林下潮濕的草叢中。 資源分布:廣布于青海省,黑龍江、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亦有分布。
【性味】淡;性溫
【功能主治】滋陰補(bǔ)陽。主陰陽虧虛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