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烏飯子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Wū Fàn Zǐ
【別名】烏飯果、米飯果、純陽子、土千年健果、冷飯果、沙湯果、螞蟻果、小馬扎豆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烏鴉果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accinium fragile Franch.[V.fragile Franch.var.crinitum Franch.,V.setosium Auth.;V.repens(Levl.)Rehd.;Pieris gagnepainiana Levl.]
【原形態(tài)】常綠矮小灌木,高20-50cm,有時高1m以上。地下有木質(zhì)粗根,有時粗大成疙瘩狀。莖圓柱形多分枝,有時叢生,枝條被具腺長剛毛和短柔毛。葉密生;葉柄短,長1-1.5mm;葉片革質(zhì),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2-3.5cm,寬0.7-2.5cm,先端銳尖、漸尖或鈍圓,基部鈍圓或楔形,邊緣有細(xì)鋸齒。兩面被剛毛和短柔毛?偁罨ㄐ蛏ο虏咳~腋和生枝頂葉腋而呈假頂生,長1.5-6cm,有多數(shù)花,偏向花序一側(cè)著生;苞片葉狀,有時帶紅色,長4-9mm,兩面被糙伏毛,小苞片卵形或披針形,著生花梗中、下部;花萼通常綠色或帶暗紅色,短鐘狀,萼齒三角形,長約1mm;花冠壺形,白色至淡紅色,有5條紅色脈紋,長5-6mm,裂齒短小,三角形,直立或略向外反折;雄蕊10,內(nèi)藏,短于花冠,藥室背部有2上舉的距;雌蕊1,扁圓形,花柱內(nèi)藏。漿果圓球形,綠色變紅色,成熟時紫黑色,內(nèi)有多數(shù)細(xì)小種子;ㄆ诖合闹燎,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00-3400m的松林、山坡灌木叢或草坡,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及西藏。
【性味】甘;酸;性溫
【功能主治】安神;止咳。主心悸怔忡;夜不安眠;久咳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滇南本草圖說》:怔忡睡臥不寧者,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