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烏桕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Wū Jiù Yè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Tallowtree
【別名】卷子葉、油子葉、虹葉。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烏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的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Sapium sebiferum (L.)Roxb.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烏桕 落葉喬木,高達(dá)15m,具乳汁。樹皮暗灰色,有縱裂紋。葉互生;葉柄長(zhǎng)2.5-6cm,頂端有2腺體;葉片紙質(zhì),菱形至寬菱狀卵形,長(zhǎng)和寬約3-9cm,先端微凸尖到漸尖,基部寬楔形;側(cè)脈5-10對(duì)。穗狀花序頂生,長(zhǎng)6-12cm;花單性,雌雄同序,無(wú)花瓣及花盤;最初全為雄花,隨后有l(wèi)-4朵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雄花小,10-15朵簇生一苞片腋內(nèi),苞片菱狀卵形,先端漸尖,近基部?jī)蓚?cè)各有1枚腺體,萼杯狀,3淺裂,雄蕊2,稀3,花絲分裂;雌花具梗,長(zhǎng)2-4mm,著生處兩側(cè)各有近腎形腺體1,苞片3,菱狀卵形,花萼3深裂,子房光滑,3室,花柱基部合生,柱頭外卷。蒴果橢圓狀球形,直徑l-1.5cm,成熟時(shí)褐色,室背開裂為3瓣,每瓣有種子1顆;種子近球形,黑色,外被白蠟;ㄆ4-7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臺(tái)灣。
【性狀】干燥葉多破碎,呈茶褐色,具長(zhǎng)柄。完整的葉片為卵狀菱形,長(zhǎng)3-8cm,寬約3-7cm,先端長(zhǎng)漸尖,基部闊楔形,葉片基部與葉柄相連處,常有干縮的小腺體2枚,全緣。紙質(zhì),易碎。氣微,味微苦。
【化學(xué)成份】葉含沒(méi)食子酸甲酯(methylgall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正三十二烷醇(n-dotriacontanol),無(wú)羈醇(friedelin),N-苯基苯胺(N-phenyl aniline)。
【性味】苦;微溫;有毒
【歸經(jīng)】心經(jīng)
【功能主治】瀉下逐水;消腫散瘀;解毒殺蟲。主水腫;大、小便不利;腹水;濕疹;疥癬;癰瘡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綱目》:治食牛馬六畜肉、生疔腫欲死者,搗自然汁一、二碗頓服,得大利,去毒即愈,未利再服。冬用根。 2.《生草藥性備要》:紅者,治跌打,煲酒服之。 3.《分類草藥性》:治氣痛、瘀血。 4.《嶺南采藥錄》:治爛腳、疥癩、蛇傷,取葉煎水洗之。多食狗肉發(fā)熱,取其搗爛沖酒服。 5.《南寧市藥物志》:治奶瘡。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