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漏子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Wú Lòu Zǐ
【別名】海棗(《南方草木狀》),波斯棗(《本草拾遺》),番棗(《嶺表錄異》),千年棗(《開寶本草》),金果、苦魯麻棗、萬年棗(《輟耕錄)),萬歲棗(《大明一統(tǒng)志》),紫京(《南越筆記》),無漏果(《綱目拾遺》),棗椰子(《中國樹木分類學》)。
【來源】為棕桐科植物海棗的果實。
【原形態(tài)】 海棗,又名:窟莽樹(《酉陽雜俎》),海棕木(《嶺表錄異》),鳳尾蕉(《轅耕錄》)。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17~33米,基部常有根蘗叢生。葉羽狀,甚長,堅韌,向上為拱形,略現(xiàn)灰白色;羽片有隆起背棱,先端尖銳而堅韌,下方羽片變?yōu)獒槾��;ù菩郛愔�,為分枝肉穗花序,伸出于葉叢間;萼杯狀,有3齒,亦常具三棱;花瓣3,雄花為長橢圓形;鑷合狀,雌花為圓形,覆瓦狀.通常長不及萼長之2倍;雄蕊6;心皮3,分離。果實圓筒狀,長3~6厘米,其形似棗;中有一核,有深長溝。
【生境分布】分布非洲及小亞細亞一帶,今熱帶廣事栽培;我國南部亦有。
【性味】《本草拾遺》:味甘,溫,無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遺》:主溫中益氣,除痰嗽,補虛損。 ②《海藥本草》:消食,止咳嗽。虛羸。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