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熊蕨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國藥的藥理學(xué)》
【拼音名】Xiónɡ Jué Gēn
【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狹頂鱗毛蕨的根莖及葉。
【原形態(tài)】 狹頂鱗毛蕨,又名:半邊草。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根狀莖塊狀,直立。葉柄長10~20厘米,稻稈色,被大形鱗片;鱗片赤褐色,長8-13毫米;線狀披針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廣卵形,先端長漸尖。邊緣作不規(guī)則的突起,上部葉柄及中軸上的鱗片細(xì)而狹;2回羽狀復(fù)葉,葉片長矩圓形至被針狀矩圓形,長30~60厘米,寬20~30厘米,下部稍狹;不生孢子囊群的羽片4~16對,長矩圓形至長矩圓狀披針形,有短柄;小羽片線狀披針形,略呈鐮刀狀,先端急尖或鈍,基部耳形,邊緣有鋸齒;著生孢子囊群的羽片5~9對,緊縮,各裂片上有孢子囊群1~3對,具囊群蓋。
【生境分布】生于灌木叢中或林下。分布山東、浙江、江西、湖北、陜西、四川、云南、廣西等地。
【化學(xué)成份】含綿馬酸等。
【功能主治】 ①《國藥的藥理學(xué)》:為絳蟲驅(qū)除藥?蔀榫d馬的代用品。 ②《廣西藥植名錄》:葉:治跌打。根狀莖:治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2.5餞:或研末。
【摘錄】《*辭典》 |
|
|
|
|
|
|